爱游戏(ayx)建筑“卸妆”露出历史样貌 漫步崇雍 品味老城风韵
更新时间:2024-12-25
类型:公司新闻
来源:爱游戏(ayx)新闻中心
爱游戏(ayx) 经过多年更新改造,如今的崇雍大街已旧貌换新颜。记者 邓伟摄
秋高气爽,老城韵味悠悠。走出雍和宫地铁站,顺着大街一路南行,沿途街景值得反复品味——建筑外立面“卸妆”,显露历史风貌;“多杆合一”改造精简市政杆线,提升慢行体验。街区更新引导业态升级,老字号变“潮”了、咖啡厅“卷”起来,“网红”店越来越多,吸引市民游客驻足。
近期,“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作为相伴中轴线的一条重要城市次轴,南接天坛、北抵地坛的崇雍大街,也获得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更新改造,如今的崇雍大街已旧貌换新颜。
建筑“卸妆”老字号露出真容
东四南大街108号,是一个五开间的门面房。行人来往匆匆,不少人对它典雅的外观、精致的雕花有着深刻印象。殊不知,它是老北京饽饽铺“合芳楼”的清代旧址,曾比我们熟知的“稻香村”还要声名远扬。
“以前它有几块特别大的广告牌,在拆除过程中,慢慢露出了木构架。”回忆起多年前的改造场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崇雍大街项目建筑师孙书同至今仍历历在目。随着外包的附属物被剥离下来,一座典型的拍子式铺面房传统建筑呈现在众人面前。经过考证,项目团队确认这里是合芳楼的旧址,推测始建时间为19世纪末。
难能可贵的是,百余年过去,合芳楼依然基本保留了清末时期的原有样式。通过十几道修缮工序,合芳楼终于重现芳华,挂檐板上“凤穿牡丹”的花纹清晰可见。
合芳楼的修缮是崇雍大街更新改造的缩影。孙书同介绍,大街改造坚持采用“真砖贴砌”的老工艺,只“卸妆”不“贴皮”,跳出“涂脂抹粉”的惯性思维。在修缮中,整条大街还使用了141万块旧砖、31.2万块旧瓦及大量木构件,总体旧材料回收利用率达到65%。
“我们不是简单的复古,或者回到哪个历史年代,而是在对大街不同地段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展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全景文化脉络。”中规院名城分院副总规划师钱川介绍,类似的老建筑和老字号,在崇雍大街上还有十余处,“永明油漆店”“东四南杂粮店”等老牌匾也被妥善保留,尽显岁月韵味。
街道“拔牙”杆件林立成历史
街区环境的改善,不止于建筑的修缮。“以前人们感受不到大街的历史文化,首先就是因为街道行走难、设施乱,让大家没有游憩欣赏的心情。”在孙书同看来,要让街道慢下来,才能让文化亮出来。
“改造以后,变化特别大。现在走在大街上,这么宽敞的道儿,心都变得豁亮了。”丁大姐家住东四,是20多年的老居民了。在她印象里,以前的大街破破烂烂,街面十分杂乱,实在是应了老城的“老”字。“这次改造完成后,整齐、敞亮,心里特激动。”言语间,丁大姐已眼眶湿润。
老住户的深切感受来自大街日积月累的变化。
为了让路更好走,设计团队给街道“拔牙”,把893根杆件整合成345根,大街杆件林立的场景成为历史。此外,电箱等各类箱体也从707台削减至24台,电箱全部退出人行道,真正实现了隐蔽化、小型化、景观化。
拆除改造占用人行道的建筑台阶、违建房屋等,大街的人行道扩容,20余处人行堵点被打通,全路段的人行道宽度从1.5米增加至2.5米以上,街角空间也实现优化。
“基本上每天早一次晚一次,我都会溜达着去河边、去地坛。回家前再买个菜团子,好吃着呢!”丁大姐笑着说。
业态升级老街迎来年轻人
大街改造完工后,无论是长住于此的居民、商户,还是路过的行人、旅客,都觉得这里更有感觉、更有味道了。来City walk(城市漫步)的年轻人多了起来。
漫步大街一线,文化、消费场所已产生集聚效应。同日升粮行、四联美发、同仁堂、烤肉宛等老字号焕然新生,尝鲜“二八酱”的年轻人络绎不绝;稻香村零号店、红星前进面包牛奶公司等烘焙店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亮点雪莲”文创园、南阳·共享际等新潮文化空间增加了街区趣味。东四北大街被网友调侃为最“卷”的咖啡一条街,带动了整个片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在雍和宫大街165号,2022年初正式开放的“崇雍客厅”,如今也已成为大街的一处特色空间。这里由中规院与北新桥街道共建,既是老城保护更新的基地、设计创意的沙龙空间,也是居民身边的社区会客厅。
“欢迎您常来!”客厅落成后,中规院崇雍客厅项目责任规划师郭磊就把自己的办公室“搬”了过来,热情接待每一位参观者。郭磊介绍,团队与草园社区合作开展了最“京味儿”非遗进社区、咖啡文化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来访的年轻人不少。“眼见着大街的人气越来越旺,我们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文风京韵,大市银街。
在钱川看来,在规划定位的指引下,大街整体风貌得到有序提升,文化特色得到充分彰显,变化有目共睹,成果居民共享。“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年轻人又回到了老街区,街区充满活力!”
(原标题:建筑“卸妆”露出历史样貌 街道“拔牙”提升慢行体验 漫步崇雍 品味老城风韵)